青岛首个大型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如果包裹未经同意被放入快递柜中,收件人应当及时向快递公司进行投诉,要求送货上门是收件人的权利。
目前,北京地区已拥有绿色快递的丈量尺。孙先生说,逢年过节给家人朋友寄快递时,每个新纸箱都要付费3到5元,如果快递网点真的形成了纸箱回收机制,可以大幅节省资源和寄件人的成本。
在包装减量方面,《规范》要求快递企业优先选择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可降解的包装,在同城快递中推广使用循环箱、生鲜保温箱等可循环包装,寄递企业应利用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可循环包装识别、追踪和再利用系统,电商快件的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0%。有企业包装材料负责人透露,可降解包装袋较普通袋子每条贵0.2元左右。■解决办法为了破解纸箱回收难的问题,从2018年双11起,菜鸟便开始推动回箱计划,鼓励快递纸箱循环使用。■一是需要法规和标准的力推,一条尺子量所有企业,避免谁先绿色化谁先受损,而是谁先绿色化谁先受益。市民孙先生经常在网上购买整箱牛奶,今年双11期间,他一口气购买了4箱牛奶,但收到后发现,每箱牛奶都套有一个纸箱,纸箱把牛奶箱套得严丝合缝,最后只能拎着纸箱,把里面的牛奶箱一点点倒出来。
在激励措施的推动下,网点和消费者参与回收的积极性大幅提高,而从长远来看,如何让整个行业形成常态化纸箱回收和循环利用机制,还需要全社会的进一步参与。成本高 推广慢可降解快递袋零星可见在限塑令的强制要求下,超市已经全面使用可降解塑料袋。专家组在长江上游至上海来来回回搜寻了8年,再也没有接到过它的信号。
大多数专家持悲观态度:人工干预力保中华鲟自然种群延续的希望几近破灭。小小的池子里,她漫无目的的向着一个方向游动,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借着这份初心,他想为鱼儿们多争取一些事:有一天,长江中游与上游能重新连通,中华鲟可以荣归故里;宜昌至武汉的新航道得以实施和运行,鱼与船分道而行;长江建立国家公园,让中华鲟真正起到长江水生生物伞护种的作用真到那一天,也许,中华鲟又会成群结队地回来了。不过,这条大鱼的运气格外好,一条被媒体称为中华鲟女皇的大鱼死了,她接替女皇进京,住进了北京海洋馆用鲨鱼馆改造的月子房,成了社会关注的宠儿、大众的明星,也有了女王的名号。
几年后,在重新分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些目击事件时,他才明确地意识到,白鲟在1993年就已功能性灭绝了,即永久失去繁殖能力,未来必然灭绝。女王的信号时断时续,最终入海。
《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当中,极为精炼地概括了中华鲟产卵频率降低、洄游种群数量持续减少、自然种群急剧衰退的原因:水工建设、航运、捕捞、环境污染等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加剧,中华鲟资源持续下降。为了使中华鲟洄游不受影响,大桥最终采取了主跨一跨过江的方案,不在水中建桥墩,为此多耗资1亿元。长江所人员立即赶至现场,这条20年来发现的最大的中华鲟已经翻了白肚,无法保持身体平衡,全身更是伤痕累累,鼻孔撕裂,头部、唇部、鳃部和尾柄有多处伤口,还有一些是陈年旧伤。如今,后福已经改名厚福,人们希望它福泽深厚,健康快乐地活着,只要活着就好。
沿江滩涂湿地被大量的人工建筑物占用,从葛洲坝到长江口,一路上很难找到歇脚的地方,密集的船舶造成超过半数的中华鲟被撞伤,污染的加剧使长江口的幼鲟出现肝癌病变,而遇难和误捕依然较常见。与此同时,在葛洲坝下那块唯一的产卵场,已经连续三年,找不到中华鲟产卵的迹象了。其中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眼看着这部条例要黄了,又被一次次救活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后福们又遇到了新麻烦。
即便有大量通过人工保种而长大的同类伙伴,有1400吨的水体,有4米水深的大池子,但她仍消极对待,不吃不喝。女王是2005年早春,因为受伤而搁浅于江滩边的。
危起伟说,中华鲟成熟缓慢,雄性最早8龄成熟,雌性最早14龄成熟,一生仅溯洄四五次,每次回家都九死一生。长江病了1988年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的白鱀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如今只剩其二,中华鲟与长江鲟则极度濒危。
他总忘不了一位老渔民在金沙江畔讲给他的传说:古时,江边山寨人家穷得揭不开锅,有一年,这里来头大鳇鱼(中华鲟的古称),看到竹排上有一个即将水葬的女孩,气若游丝大鳇鱼得知女孩是饿死的后,就一头撞在狰狞的怪石上,鲜血染红了江水。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但在荆州太湖基地,看着白鲟标本,他仍不舍微茫的希望,只说:这么雄健美丽,这么有灵性的动物,说不定藏在哪里了,现在我们研发的鲟鱼借腹生子技术,只要再有一条活体,我们就有可能恢复一群白鲟。基因告诉她,这是一段艰难旅程,她要顶着巨大的水流,逆江而上,在深潭越冬,而且要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体能,完成这项历史使命。对江海洄游的鱼来说,这个池子还是小了。进入21世纪,长江这一地球上的第三大河,作为一个巨型生态系统,已经濒临崩溃。
2018年,经过多方努力,50公里的保护区延长了10公里,但也仅限于此了。基地里,以危起伟为首的专家早已准备就绪,彻夜治疗后,这条奄奄一息的大鱼总算脱离危险。
有人认为,中华鲟毕竟是和恐龙同个时期的物种,对于人类近些年的活动,它应该是有适应能力的。危起伟忧心忡忡,希望后福能活下去,为这个物种带来福气。
1981年截流以后,原有的产卵洄游通道被阻断,直到1983年,人们才在坝下发现了两个新的产卵场,面积仅为之前的1%。当时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建议修鱼道,让鱼能够穿过大坝到上游去繁殖;另一种是采取禁捕、人工繁殖、放流以保证物种的延续。
在她之前,已经有很多鱼在人工产卵后死去了,或者为了得到精子而必须赴死,以人的观点看,他们算是为种族延续而牺牲了。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11.1万艘渔船拆解、23.1万渔民退捕上岸,人退鱼进的历史转折开始了。危起伟给它起名后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也是他从事研究30余年来,第一次给鲟命名。
两年后8月的一天,有人在南京的江滩上发现了一具白鱀豚的尸体。对中华鲟来说,这恐怕就是最后的机会了。
一周后,躲藏在石缝中的鱼卵孵化了。在全球现存的27种鲟鱼中,中华鲟不仅生长最快、个体最大,它还是见证过山移海动、恐龙灭绝、人类崛起的活化石。
能在海洋馆安享晚年,她可以活得更长一些,但用人类的年龄换算,她也是鲟鱼家族中的老奶奶了。建坝之始,就有关于救鱼问题的争论,那场延续了十多年的争论最终把白鲟、长江鲟和四大家鱼、铜鱼等排除在救护对象之外,只针对被认为受影响最大的中华鲟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建议。
不过,即便把长江江豚拯救计划写进了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江豚至今仍未实现全人工繁殖,保种形势依然严峻。几天后,岳阳江段传来消息,一条中华鲟被渔网缠住死亡,正是MZ0713。后福能找到这里吗?能适应新环境吗?是否曾在新的产卵场里生儿育女?谁也不清楚。1982年1月,葛洲坝截流后的第二年,原水产总局接到报告:中华鲟因上溯产卵繁殖的本能,撞于大坝造成死伤的数量很多,一位在宜昌蹲点的一机部人士说:真是遭罪呀,得想想办法抢救中华鲟。
基因不能告诉她的是,人类已经让长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采取了后一种方法,主要是这种办法当时的苏联搞过,很有成效。
但淇淇一直是孤独的,多年来,为其寻求配偶的努力没有成功,其精子未能保存,繁殖研究被迫终结。据研究人员估算,1970年代,中华鲟的繁殖群体数量在1万尾左右,1980年代,约2000尾,1990年代约400尾,21世纪初则在200尾左右,2010年以后,资源量下降到不足百尾。
后福从湖北荆州出发,千里跋涉,于11月16日抵达北京海洋馆。不过,后福家族至今仍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自2013年开始出现洄游产卵中断后,2015年又中断,2017-2020年连续中断。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